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200项硬核举措开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吴亚男

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将深圳等6个城市列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贯彻落实该《意见》,深圳制定并发布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致力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首选地。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黄祥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国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卓民、深圳海关副关长涂琳出席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迭代升级 年内落实首批200项改革任务

作为国内市场主体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近年来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迭代推出了营商环境1.0至4.0系列改革政策,从先行先试到全面落地,改革举措在全市“遍地开花”,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新变化。

“《实施方案》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12个领域的任务内容,并明确要在今年落地实施的首批200项具体改革事项。”王浚介绍,此次《实施方案》开启了深圳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注重高标准落实,对照国家101项改革任务逐项明确落实举措,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推进实施,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确保把国家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落实到位。

王浚表示,在国家101项改革任务之外,《实施方案》还坚持结合深圳特色定位,注重创新性谋划。“针对我市企业反映强烈的诉求和期盼,聚焦强化要素新供给、对接国际新规则、培育优质新主体三大主攻方向,提出99项‘自选动作’改革任务,确保把深圳‘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落实到位。”

激发活力 市场主体“好进又好出”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投资创业热度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了解到,此次《实施方案》在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方面,聚焦服务市场主体由生到退的全生命周期,打通“准入”“准营”“运行”“退出”全链条,为企业“松绑”“解绊”。

李国伟介绍,在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中,让企业开办更省心,像“网购”一样方便,将开办企业涉及到的所有事项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一网申请,应办尽办,一日办结”。比如此次改革中,在“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上增加银行预开户和在线签订“三方协议”功能,打通银行、税务、社保和公积金管理系统。企业在设立环节可一并填报银行开户信息,设立成功后平台将把信息自动推送给符合条件的银行办理预开户,并共享至税务、社保、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扣缴、托收手续,无需企业多次提交材料。

“推进‘准入即准营’,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药品经营等30个领域率先试点,将多个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一次申办、并联审批’。”李国伟表示,此次改革中,企业在退出渠道上更多元,将优化升级“企业注销一窗通”平台,实现多部门注销业务“一次申请、联动注销”,让市场主体“好进又好出”。同时,进一步完善除名和依职权注销制度,主动清除“失联”“僵尸”市场主体,加快市场新陈代谢。率先建立企业破产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破产重整企业,依法依规调整相关的信用限制和惩戒措施,支持企业通过重整获得新生。

多方保障 利民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对城市来说,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实施方案》提出,在构建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方面,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引进来”“走出去”保驾护航,让企业能够更好分享开放成果和发展机遇。

深圳如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以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全球投资吸引力?涂琳介绍,深圳是一座口岸城市、外贸强市。2021年深圳外贸进出口额历史性突破3.5万亿,出口实现29连冠,为深圳建设创新试点城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接下来,将加快“智慧海关”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力度,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实现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无纸化办理。“深圳海关将切实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助力深圳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对外开放。”

在优化政务服务领域,王卓民介绍,要发挥数据价值为城市发展赋能,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在社会治理和商业场景应用,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创新成果;推进“政策补贴直通车”改革与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围绕教育、民政、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实现一批受益面广的补贴事项精准推送、主动兑现、免申即享,努力让利民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健全的产权制度、交易制度,是企业赖以健康发展的营商环境制度基础。《实施方案》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方面,将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和新型监管手段,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黄祥钊介绍,近年来,深圳在制度供给、法治政府、企业合规、个人破产、公共和涉外法务等领域精准发力,取得积极成效。“将推动出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细胞和基因产业、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前海投资者保护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的相关立法,为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提供最根本、最稳定、最长久的保障。”

“《实施方案》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是与深圳改革实践基础、与‘双区’建设、‘双改’示范使命任务相匹配相适应的改革举措的迭代升级。”吴筠表示,其中最关键的是解决在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当中的堵点和各种阻滞,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资源跑得更快、更顺畅、更精准、更匹配,让市场主体更具活力、更有生长性、更有生命力、更为丰沛。

免责声明:本文由企业服务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链接: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2205/08/content_1193080.html

热门文章

深圳市大力搭建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服务平台

深圳市大力搭建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服务平台

9月17日,“深圳企业品牌出海服务日”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正式举行。活动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支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

助力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启动

助力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启动

9月17日,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活动在深圳龙岗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以“聚力赋能、个个精彩”为主题,汇聚市区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通过经验分享...

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成立“知识产权+金融”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成立“知识产权+金融”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数据被称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作为最早开启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城市之一,深圳曾创下多项“第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

让更多“知产”变成“资产”

让更多“知产”变成“资产”

近期,深圳密集发行4笔人工智能主题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精准服务55家技术研发型企业,覆盖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等前沿领域,通过金融手段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为深圳建设“国...

百万市场主体背后的“宝安密码”

百万市场主体背后的“宝安密码”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获悉,截至2025年7月底,宝安区登记在册的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达到1003102户,实现历史性跨越。...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18594209820

微信扫码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