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21次被提及!“大前海”成深圳服务经济空间布局“引领区”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强化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和区域特色,构建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两大国家级深港合作平台为引领的服务经济空间布局,利用其制度型开放创新示范效应,率先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

日前,深圳发布《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记者注意到,“前海”及其扩区后的区域被重点着墨,仅“前海”二字就被高频提及21次,在制度创新、深港合作、产业升级等领域均被赋予重任。

“十三五”期间,前海深港金融、贸易、航运、法治、人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685项,其中6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十四五”期间,深圳将重点发挥前海合作区的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创新示范效应,进一步深化其改革开放,不断丰富拓展“前海模式”,率先构建与香港接轨的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具体包括:

——深化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产品互认,研究建立跨境金融创新监管“沙盒”机制。

——以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为核心,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联手香港共建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

——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积极筹办国际性展会,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核心区。

——加快集聚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建设前海深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

——深入推进前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加强深港影视合作,举办大型国际影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新纳入前海合作区范围的蛇口、宝中片区、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等也均被纳入规划。比如,拟依托会展海洋新城、空港枢纽新城,加快集聚发展会展、文旅、海洋、物流、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服务业,推动会展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临空经济、枢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高地,建设富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产城融合的湾区城市会客厅。

推动“深港合作”是前海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期间,前海已累计有注册港企1.2万家。2021年,前海在地企业数增长110%,其中在地港资企业数同比增长60%;新实现香港税务师、导游备案执业,港澳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6类;加速推进“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建设。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探索CEPA框架下推进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特别是依托前海等重大平台,率先推动深港服务业规则软联通,推动国际服务标准对接、服务资格资质互认。同时,完善港澳居民来深就学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强与港澳在文化、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携手港澳在服务业领域开展多种形式合作走出去。

此外,在前海设立新口岸也写入此次规划。根据此前的《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前海将在前海湾内湾(妈湾片区)设置前海客运码头和跨境直升机航点,并配套设置客运口岸。这也意味着,前海未来可开通往来大湾区各城市的海上及空中客运航线,并与港澳地区形成快捷直达的交通联系,也是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深圳还将重点升级服务业,包括“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前者特别提到加快前海深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及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后者则涉及前海国际教科文中心建设。

这其中,“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已于1月4日正式亮相,将高标准打造全链条法律服务生态圈,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努力让前海成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优选地、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先行地。目前,已有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等6大类70余家机构入驻法务区。

作为国家首个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重视法治保障是前海有别于国内其他功能开发区和自贸区的突出特点,也是前海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主要驱动力。法务区启用17天后,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支持在前海合作区高标准建设深港国际法务区,率先开展试点、打造创新样本,助推其成为具有高度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点和示范,提升其在‘双区’建设中的枢纽地位”。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项目也正在法务区内加速施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3000平方米,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成为展示我国司法改革成果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规划”还将加快培育一批拉动消费作用明显、国际化发展程度高、科技知识含量高、文化底蕴深厚、集聚效应显著的特色服务业基地,“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也位列其中。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以桂湾、前湾核心片区为承载区,聚焦深港合作,先行先试金融改革创新政策,面向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港外资金融机构、数字金融机构打造功能集聚区,崛起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化金融平台。已签约入驻156家金融机构,其中港资及外资占比30%。

目前,已正式发布《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前海扩区后,针对金融业发展推出的首个专项政策。为加速金融城产业集聚,该办法对“提供办公用房的产业载体”和“入驻产业载体的机构”都予以扶持,入驻的金融机构最高可享受300万一次性入驻扶持,港资金融机构扶持标准还可提升至1.2倍。

免责声明:本文由企业服务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链接: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2/14/content_24932281.htm

热门文章

深圳市大力搭建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服务平台

深圳市大力搭建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服务平台

9月17日,“深圳企业品牌出海服务日”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正式举行。活动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支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

助力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启动

助力个体经济焕发新活力,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启动

9月17日,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深圳大芬专场活动在深圳龙岗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以“聚力赋能、个个精彩”为主题,汇聚市区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通过经验分享...

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成立“知识产权+金融”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成立“知识产权+金融”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数据被称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作为最早开启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的城市之一,深圳曾创下多项“第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

让更多“知产”变成“资产”

让更多“知产”变成“资产”

近期,深圳密集发行4笔人工智能主题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精准服务55家技术研发型企业,覆盖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等前沿领域,通过金融手段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为深圳建设“国...

百万市场主体背后的“宝安密码”

百万市场主体背后的“宝安密码”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获悉,截至2025年7月底,宝安区登记在册的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达到1003102户,实现历史性跨越。...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18594209820

微信扫码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